为什么迁移

数据中心迁移的出发点

每次接到一个新的项目,或者听说哪里有数据中心迁移的需求要去跟客户聊的时候,我第一个想知道的都是,“为什么要迁移?” 数据中心迁移的最终目的其实很一致,就是让系统在新的环境里顺利运行并能提供服务,但迁移的理由可以多种多样,毕竟没有谁是为了迁移而迁移的。

这个出发点其实很重要,通常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种:

政府、企业战略规划调整

比如某地要做科技产业园区,则可能会有不少企业响应号召,将自己的总部或者数据中心迁往该园区。或者企业调整自身布局、业务整合、兼并等等,需要在新的地点新建自己的数据中心,或者调整原有的数据中心布局,做一些整合的工作。

数据中心机房本身存在不足

比如机房空间不足,无法继续扩容,或者机房基础设施过于陈旧,难以改造,机房条件不满足监管要求,又或者租用的机房到期等等,需要通过迁移到新中心来解决。

数据中心架构调整

比如要建设两地三中心、灾备数据中心、多活数据中心,需要涉及到系统和设备的迁移。或者需要进行传统架构向私有云、公有云的迁移。

不同出发点的关注重点

弄清楚原因,则更有利于理解和分析需求,不同的原因,其隐含的要求不一样,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,比如:

政府、企业战略规划调整所以迁移

这种情况,通常除了数据中心本身的迁移,还伴随着办公地点的搬迁,以及企业总体战略规划的实现。那么要额外关注的,包括可能需要远程运维和远程提供服务(假如数据中心与办公区域不是同时迁移,或者原来在一起迁移后会分离),数据中心迁移完成的截止时间要求(需要服从企业总体迁移安排或有政策性要求),新环境的就绪情况(不仅仅是数据中心本身,还包括园区外围环境建设情况,办公大楼整体完工情况)。

另外还需要考虑的就是,假如企业初期有了迁移总部的想法,想顺带迁移数据中心,那么 IT 部门介入的越早越好,因为新大楼在建设初期,就要考虑数据中心的要求,包括承重、层高、供电、货运通道等等。有些内容如果在初期大楼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,在后期靠机房装修是弥补不了的。

数据中心机房存在不足所以迁移

原数据中心机房存在不足,可能会影响迁移完成时间的要求,比如一直不迁移则无法安装新设备,无法投产新系统,对整个 IT 的压力就比较大了,因为新系统不上线业务可能就不能正常开展。或者机房本身存在重大隐患,不迁移则承担风险的时间更长。另外还要关注新中心是否能解决原机房的问题,避免迁移后仍然存在隐患,达不到迁移的目的。

数据中心架构调整所以迁移

如果是因为架构调整引起的迁移,更多的则要关注迁移期间的变化,以及变化带来的影响。往往这类迁移无法保持迁移前后系统架构不变,则需要明确新的目标架构是怎样的,这种改变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,每一步的变化到底如何实现。

比如因为两地三中心建设而需要做数据中心迁移,则迁移往往伴随着灾备架构调整,多中心互联关系的调整,不仅仅要关心迁移,还得关心迁移前后的灾备调整。

又比如涉及应用架构调整,比如新系统群投产,或者传统架构向云架构迁移,则需要更多的关心应用系统的部署架构,互访关系,数据迁移等工作

出发点不是单一的

当然,每个数据中心迁移的项目,其出发点不一定是单一的,可能某个客户,因为新建了总部大楼,则数据中心也要跟着一同搬迁,同时既然是新中心,当然在机房硬件条件上也会做一定的改善。另外新中心也希望有新的架构,能更好的支撑业务等等。

多个需求结合在一起,就要关心主次矛盾,弄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,必须优先满足的,什么是没那么重要的,可以舍弃或者简化的。毕竟项目要实现的目标越多,就会越复杂,投入的资源也就越多,风险也更高。我们当然希望一次性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,但有时候可能因为时间、成本的问题不能都解决,这时候不妨回到出发点,看看什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

阅读量: